新闻资讯

重磅!日照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8—2035年)正式发布_莒县为次中心

2018/11/25 21:49:35 人评论 次浏览

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总纲领,是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,保护和管理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。

改革开放以来,日照市曾四次编制城市总体规划。通过总规的实施,日照的城市发展布局逐步建立,城市功能不断完善,人居环境明显改善,城市品位逐步提升。

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,充分满足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以及港口、铁路、机场、精品钢铁基地等重大项目和设施建设需要,市规划局启动了第五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。

11月22日,日照市规划局召开新闻发布会,对日照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8—2035年)进行解读。

《总规》主要内容


规划层次

本次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。市域为日照市行政辖区,中心城区包括市区现状九个街道、涛雒镇、以及虎山镇东部区域。

城市性质

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为:我国滨海生态、宜居、旅游城市,现代化港口城市和临港产业基地。

城市规模

规划至2035年,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160万,建设用地规模为197.2平方公里。其中主城区120万人,旅游当量人口17万人,建设用地148.9平方公里;岚山城区35万人,建设用地39.5平方公里;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人口5万人,旅游当量人口5万人,建设用地8.8平方公里。

城市发展策略

规划积极贯彻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五大发展理念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确定了五大发展策略,分别是:夯实生态优势,建设宜居旅游名城;协调区域发展,做大做强海洋经济;改善内外交通,全面提升开放水平;优化功能结构,推动城市转型创新;均衡公共服务,统筹城乡共享发展。


空间管控

构建城市总体规划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、环境保护规划等“多规合一”的空间规划体系。秉承生态立市的发展理念,划定生态空间、农业空间、城镇空间及开发边界,城镇空间占市域面积的11%。

城镇空间布局

1、市域城镇布局。规划打造“中心城区—县城—重点镇—一般镇”的四级城镇等级体系,构建“一带、两副、四通道”的市域空间结构。一带,即滨海城市发展带;两副,即莒县县城、五莲县城,为市域城镇体系次级中心四通道,分别是北部城镇发展通道、中部城镇发展通道、南部城镇发展通道、西部城镇发展通道。

2、规划区空间布局。规划形成“双城双区多组团”的带状组团城市。双城:即主城区和岚山城区主城区是全市的行政、商业、金融和旅游中心区,形成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综合性城区,岚山城区是日照发展临港产业的主要空间载体之一、辐射带动鲁南城镇发展带的城市副中心;双区:即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和涛雒太阳文化旅游区,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依托现状往北拓展,成以滨海旅游度假、村庄式旅游度假、居住生活等功能为主的北部海滨旅游区,是日照未来海滨旅游度假的主要载体。太阳文化旅游区依托付疃河、巨峰河口湿地及海滨自然资源,挖掘尧王城遗址、“太阳城”、丁肇中祖居等文化内涵,建设形成国际著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区。多组团:即河山镇、后村镇、碑廓镇、虎山镇4个重点镇和巨峰镇等8个一般镇。

综合交通体系

优化提升港口功能布局,规划京沪高铁二线等9条铁路、董梁高速等9条高速公路打造“八横五纵”市域快速通道体系,构建以港口为核心、海陆空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系统与公共交通系统,打造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和绿色交通城市。

公共基础设施配置

统筹新老城区功能,均衡配置教育、文化、医疗、卫生、体育等公共设施,优化完善规划城市水、电、气等市政公用设施,打造“15分钟生活服务圈”,建设宜居、宜业、宜游的现代化海滨城市。

城市风貌特色

突出日照依山傍海的景观特色,加强历史文化保护,传承人文特色,以海滨岸线景观轴为骨架、自然山体为背景,打造环境宜居、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风貌,形成“一带四廊多节点”的城市风貌结构,塑造具有地域特征、时代特点、特色鲜明的美丽城市。


网友评论
    暂无评论...

栏目类别